省委书记和省长都发话了,云南要做一件“最美丽”的事!
你听说了吗?
云南要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!
生态环境是云南的宝贵财富
绿色是云南最亮丽的底色
也是云南享誉四方的“名片”
要维持这些美丽
就必须珍视现有的资源
保护好云南的生态环境
云南在行动!
↓↓↓
7月23日,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昆明举行,会议强调切实扛起“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”的时代使命担当,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。云南省正朝着“中国最美丽省份”的目标迈进。你期待吗?快来看看这条路如何走!
云南省委书记陈豪指出,要研究把握“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”的深刻内涵,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重大部署和重要任务落到实处。
一要从严从实抓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“回头看”整改工作,在立行立改基础上,再接再厉、真抓实干,认识再深化、问题再聚焦、责任再压实,以最严格的要求确保整改到位。
二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,坚持精准施策,集中优势兵力,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推进,全力抓好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等8个标志性战役,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。
三要全面推动绿色发展,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坚持走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的新路子,统筹推进八大重点产业和绿色能源、绿色食品、健康生活目的地“三张牌”,加快构建“两型三化”现代产业体系;坚定贯彻“共抓大保护、不搞大开发”战略导向,率先在金沙江流域推进开展生态保护红线、环境质量底线、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。
四要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深入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,统筹做好村镇布局,开展好国土绿化行动和移风易俗活动,让全省焕发文明新气象。
五要改革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,加快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,激发市场活力,加大科技支撑,强化省际和与周边国家共抓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性。
六要广泛开展“我为美丽添光彩”大讨论和宣传活动,让“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”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。
陈豪强调,要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,坚持“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”,党政“一把手”负第一责任人责任;要加大督察执法力度,实行严格考核问责,锻造一支生态环保铁军,切实担负起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时代责任和使命担当。
云南省省长阮成发强调,要切实解决环境问题,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。
打赢蓝天保卫战,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、汽车尾气排放等污染综合治理;
打好碧水保卫战,加强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、水源地保护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、省级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;
打好净土保卫战,强化污染土壤治理,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置;
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,加强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,从严防治畜禽水产养殖污染;
加强生态保护修复,加快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,加强草地、湿地保护和修复,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。
阮成发强调,要坚持绿色发展,让“绿色”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鲜明底色。坚持保护优先原则,严格控制重点区域环境风险项目,完善考核评价制度;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升级,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,培育环境友好型产业,着力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;推进能源、水资源、土地、矿产等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,引导公众绿色生活。
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秀领要求,要紧扣本次大会提出的目标任务,以三大保卫战和8大标志性战役为抓手,以“五个最”为标准,着力补齐薄弱环节,攻克顽瘴痼疾,解决突出环境问题,确保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实效、经得起考验。
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,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,着力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功夫、在调整经济结构上找出路、在促进绿色消费上做文章,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、产业结构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;要立言立行,以实际行动和扎实作风变战略定位为现实地位,把云南真正建成中国最美丽省份,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。
7月24日,《云南日报》刊发综述《新时代要有新担当新作为,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就是我们的新担当新作为。全省上下勠力同心—— 共同参与 共同建设 共同享有 》。
加强顶层设计
齐抓共管久久为功“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,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”。近年来,云南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大胆改革创新,系统全面推进,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,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。
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“压舱石”,也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“指挥棒”。云南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、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体制机制持续完善,多部地方法规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,为深入、有序推进生态云南建设构建了良好的体制机制保障。
由云南省政府主要领导率队,调整充实云南省环境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,按八大标志性战役分设8个专项小组,定期召开调度会,构建齐抓共管、常抓不懈、抓实抓牢的工作格局。在制定出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实施方案及实施意见的同时,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、环境监管执法工作、水污染防治和水功能区管理等改革取得突破。狠抓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,建立省级环保督察机制,云南省实现对16个州市环境保护督察全覆盖。
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,云南省发布《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》,在全国率先发布省级生物物种名录(2016版)、红色名录(2017版)和省级生态系统名录(2018版),国内首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(《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(草案)》)进入云南省人大立法审核程序。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,出台贯彻落实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的实施意见,开展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。全省河湖库渠实现省、州、县、乡、村五级河(湖)长制全覆盖,实行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。
加大资金投入,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“源头活水”。云南省积极构建以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为主体的“纵横结合”的生态补偿制度,实施南盘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试点,成功签订赤水河流域云贵川三省生态补偿协议,开展长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奖励机制研究;不断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,实现省级和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同标准和管护全覆盖,建立补偿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;规范运用PPP模式,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。
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,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推卸的政治责任。为此,云南省率先在全国出台《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办法》,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办法及目标考核体系、绿色发展指标体系,严格实行生态文明建设“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”,实施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,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广大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,从根本上杜绝为追求GDP的政绩工程而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。
基于对污染防治的长期性、艰巨性、复杂性的深刻认识,云南省委、省政府对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提出明确要求,作出了全面、周密、具体的部署。围绕云南省委、省政府决策部署,各地、各部门从实际出发,创造性地开展工作,积累了大量好做法、好经验。
云南省财政厅集中财力全力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。2013~2018年,累计争取和筹措中央、省级资金575亿元,支持全省“水、土、气”污染防治工作。与此同时,持续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,支持改善城乡人居环境。2013~2017年,省级筹措落实35亿元,支持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,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打牢基础。
“污染防治是补短板也是谋长远,必须向着最艰深的方向挺进,背水一战,全域治理,全面防控。”云南省环保厅厅长张纪华介绍,在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同时,云南省环保部门结合不同区域、不同产业的实际,制定和完善有关环境标准,切实解决靠标准来界定“什么是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的问题”。全面构建空中、地上、地下“三位一体”,覆盖水、土、气、声、生态、辐射等环境要素的监测网络,切实解决靠监测来界定“是否有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的问题”。按照实行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的要求,切实解决靠严密的法制“管理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的问题”。
近年来,针对热点环境问题,多部门在联合行动中形成合力,齐抓共管。云南省住建厅、云南省环保厅联合下发《关于加快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》,全面开展设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整治,坚持“一河一策”原则,采取控源截污、内源治理、生态修复、活水保质等措施,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保护自然,统筹好上下游、左右岸、地上地下,重点抓好源头污染管控,集中力量打好消除黑臭水体歼灭战和长治久清持久战。确保到2020年底,云南省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5%。
以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为目标,云南省农业部门扎实开展化肥减量行动和农药减量行动,深入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基本资源化利用行动、秸秆基本资源化利用行动、地膜回收处理行动。2017年化肥使用量231.94万吨,比2016年减少3.64万吨,化肥使用量首次实现负增长,连续3年来农药使用量保持负增长。
“着力推进退耕还林、陡坡地生态治理、造林绿化、天然林保护、石漠化综合治理、湿地恢复等重点生态工程,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。”云南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,在云南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视下,得益于多年的持续推进,云南省林业生态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。
“洱源净、洱海清、大理兴”,地处大理洱海源头的洱源县,因洱海50%的地表水都来自于这里而得名,也成为洱海保护的第一站。2017年,洱源县加大了对洱海的保护治理,关闭客栈,整治违章建筑,污染防治。与治理同步的,是减少面源污染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。
流转土地11.9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高效生态农业,建成3.2万亩化肥农药减量示范区,实施水稻绿色种植9万亩;整治畜禽养殖污染,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,关停搬迁规模化养殖场42个,建有机肥厂、畜禽粪便收集站;实施禁渔和退塘行动,推广稻田养鱼1万亩……为从根本上减少农业面源污染,洱源县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上下大功夫。通过在凤羽河两岸百米范围内种植生态油菜、蓝莓的生态农业长廊,在当地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;海菜花、荷花、生态水稻等产业也渐渐形成规模。通过水质目标倒逼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,严格执行洱海流域餐饮客栈提标恢复经营和准入制度,大理着力打造高品质的绿色民宿客栈体系。
以绿色发展、高质量发展为目标,倒逼云南省产业优化升级,绿色制造已形成云南省工业发展趋势。来自云南省工信委的数据显示:目前云南省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在建项目12个,计划投资289.3亿元,初步形成了保山、丽江、曲靖、楚雄4个硅基产业园示范基地。云南省新能源汽车在建项目3个、汽车测试基地项目1个,计划投资125.6亿元;绿色食品加工储备亿元以上项目180个,绿色产业正成为云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来源:点赞云南
长江经济带专栏
1、关于征集长江经济带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、技术对接需求的函
精彩回顾
1、重磅|关于举办 2018中国脱硫石膏综合利用技术交流会暨产品推介会的预通知
2、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征集2018年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研究项目的通知
3、曝光台:河北廊坊、保定,山西阳泉、长治,河南鹤壁等地企业(单位)存环境问题
4、重磅|关于公开征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(修订草案)(征求意见稿)》意见的通知
5、内蒙古自治区出台《促进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办法》推动新型墙材发展
6、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
7、张德江作《固废法》执法检查报告—工业固废治理任务艰巨!谈到赤泥!
8、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科技部联合发布《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(2017年版)》
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宝隆大厦2-1521
电话:15300012217
传真:010-83509442
邮箱:2355883040@qq.com
网址:http://www.iswac.org
长按识别二维码,关注我们